您的位置 首页 玩转广州

广州南越王博物院常设展览汇总

  南越王博物院常设展览   王墓展区基本陈列   秦汉南疆——南越国历史专题陈列

  南越王博物院常设展览

  王墓展区基本陈列

  秦汉南疆——南越国历史专题陈列

  站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视角,通过展示广东、广西地区秦汉时期(尤其是西汉南越国时期)遗址和墓葬的出土文物及考古发掘材料,结合史籍相关记载,从族群、地域和文化等角度讲述先秦岭南、秦统一岭南、南越立国、岭南开发和产生关键性作用的历史人物,带领观众见证岭南地区逐步发展、并最终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

广州南越王博物院常设展览汇总

  南越藏珍一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

  1983年发现的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眜之墓,是岭南地区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唯一汉代彩绘石室墓,于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中出土文物1000多套、一万余件,其中“文帝行玺”金印、玉角杯、错金铭文虎节、印花铜板模、平板玻璃铜牌饰等文物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集中反映了两千年前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杨永德伉俪捐赠藏枕专题陈列

  瓷枕始烧于隋,流行于唐,繁荣于宋金元,之后逐渐衰落。其产地遍及大江南北,釉色纷呈,造型多样。蕴含丰富文化元素的瓷枕不仅反映出胎釉、烧制等工艺技法,而且体现了审美与实用的和谐统一。作为中国古代常见的日用器具,瓷枕以独特的艺术趣味与人文精神备受人们青睐。

  1992年,香港知名鉴藏家和实业家杨永德伉俪将其珍藏的200余件瓷枕捐赠给我馆,其数量之多,品类之众,窑口之广,实属罕见。自此,我们以杨氏赠枕为契机,致力于枕类藏品的征集、收藏、研究以及枕文化的宣传推广。今以原《杨永德伉俪捐赠瓷枕专题陈列》为基础,结合历年的征集及研究成果,对馆藏瓷枕重新整合并展出,既是表彰杨氏伉俪保护祖国文物、热爱乡土的赤诚之心,也希望借此专题陈列,与众共赏祖国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

  王宫展区基本陈列

  南越王宫

  公元前203年,秦将赵佗据有岭南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从此,确立了广州两千多年来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南越国宫署遗址是番禺城最核心的地区,在这里先后发现了宫殿、宫墙、宫苑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的砖、瓦、石等建筑材料以及木简、陶文等重要文物。这些遗迹和文物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王宫选址的科学性,景观设计的独特性,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尘封的南越王国。

  南汉王宫

  公元917年,原唐清海军节度使刘岩(后改名龑)据有岭南称帝,建立南汉国,以广州为都城,升格为兴王府。刘氏统治期间,政治措施得宜,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南汉还积极发展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使因唐末战乱一度衰落的海外贸易再度复兴。

  南汉对兴王府进行精心的规划和建设,在城内外大兴土木,建造许多宫殿和苑囿。随着南汉的灭亡,昔日华丽的王宫沦为废墟,湮灭在岁月之中。

  自二十纪50年代以来,陆续发现的南汉国都城王宫遗址和帝王陵墓,引领我们回到一千年前的历史现场,感受南汉国的文化风物,领略南汉王宫的雄伟气概。

  名城广州二千年

  广州是一座有着深厚底蕴的文化名城,自秦代建城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南越国宫署遗址是广州的核心区,是广州两千多年来不变的行政中心所在地。这里不单止是两千多年前南越国王宫和一千多年前南汉国王宫所在地,还是秦汉郡治、六朝衙署、隋唐都会、宋元督府、明清布政司的所在地,是两千多年来岭南的政治中枢。

  饮水思源——广州古代水井文化

  水井的发明,使人类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从河湖两岸走向内陆,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凿井而饮是我国古代饮水文化的一大特色,与西方架渠引水有明显的区别,考古资料表明,我国目前年代最早的水井发现于浙江河姆渡遗址,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

  南越国宫署遗址发掘范围内各朝代的水井逾500口,可以说是古代水井的天然博物馆。说明这里一直是人类聚居的理想之地。解读这一口口古井,可以从一个侧面追寻广州城市饮用水历史的踪迹。

版权与免责声明:广州乐搜生活网无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信息,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本网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可立即将其撤除。https://www.leso.org.cn/88507.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esougz@163.com

微信: wxbycold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